维伦纽夫赛道 维伦纽夫赛道冠军墙
维伦纽夫赛道的名词解释
维伦纽夫赛道长度4.421公里,赛道流畅,给予车手多处超车的机会,是一条由街道和跑道组合而成的赛道。
●地址:Circuit G. Villeneuve Casier postal 248 Succursale Place
●官方网站:www.grandprix.com.au
●总圈数:70圈
●总长度:305.270km
●单圈长度:4.361km
●单圈最快:1'13.622 巴里切罗(法拉利) 2004年
●首次承办F1:1978年
维伦纽夫赛道的简介
从维伦纽夫赛道的平面图就可以看出这条赛道的难度,赛道舒畅,没有特别的直道,但是有一个死亡弯角:塞纳(Virage Senna),第一个弯道就足以使最好的车手陷入麻烦,因为出弯后马上就进入一个扭曲的S形弯道,车手几乎都是擦者护墙驶过,但是一旦刹车过晚或轮胎抓地力不足,那往往就车身横撞在护墙上或到草地中去除草。因为赛道很通畅,所以它有多处超车的机会。但对于引擎及刹车的要求也很高,因为有几处必须急减速的地方,而在Pit入口前的大直线对于引擎更是一大考验。车手需要考虑的地方除了赛道有很快的直路之余也有很多种类的弯道之外,还要考虑伦纽夫赛道因为不常用而导致赛道上存在着很多污垢。维伦纽夫赛道对于观众来说,除了能观看到精彩的比赛,赛道旁的五大湖风光也很迷人。
维伦纽夫赛道的历史
加拿大大奖赛在1978年移到蒙特利尔举行,因为原来的莫斯波特公园赛道不仅过时,而且危险性也太高。但是蒙特利尔的吉尔斯-维伦纽夫赛道并不经常举办比赛,它是由街道和跑道组合而成,长度4.421公里。
这个赛道拥有一个戏剧性的故事,赛道启用后的首位冠军是本土作战的吉尔斯-维伦纽吉尔斯-维伦纽夫(Gilles Villeneuve),他就是1997年世界冠军亚克-维伦纽夫(Jacques Villeneuve)的父亲,吉尔斯-维伦纽夫在1982年在比利时的练习赛中意外身亡,为纪念吉尔斯-维伦纽夫,因此赛道改名为吉尔斯-维伦纽夫。由于这个赛道一年只用一次,所以赛道路面很脏,赛车必须等到练习赛之后路面的抓地力才会慢慢增加。迈克尔-舒马赫在这条赛道六次称雄,可以这是他的“福地”,在过去的8次比赛中,迈克尔-舒马赫在这里五次夺冠,他的弟弟拉尔夫-舒马赫也在2001年获得分站冠军。
维伦纽夫赛道举办的频率
举办频率:从1978年开始一年一度
维伦纽夫赛道历届的冠军榜
1978 吉尔-维伦纽夫 法拉利车队
1979 阿兰-琼斯 威廉姆斯车队
1980 阿兰-琼斯 威廉姆斯车队
1981 雅克-拉菲特 利吉尔车队
1982 尼尔森-皮奎特 布拉汉姆车队
1983 奥瑞克斯 法拉利车队
1984 尼尔森-皮奎特 布拉汉姆车队
1985 阿尔伯瑞托 法拉利车队
1986 曼塞尔 威廉姆斯车队
1988 塞纳 迈凯轮车队
1989 波特森 威廉姆斯车队
1990 塞纳 迈凯轮车队
1991 尼尔森-皮奎特 贝纳通车队
1992 吉哈德-伯格 迈凯轮车队
1993 阿兰-普罗斯特 威廉姆斯车队
1994 迈克尔-舒马赫 贝纳通车队
1995 阿莱西 法拉利车队
1996 达蒙-希尔 威廉姆斯车队
1997 迈克尔-舒马赫 法拉利车队
1998 迈克尔-舒马赫 法拉利车队
1999 哈基宁 迈凯轮车队
2000 迈克尔-舒马赫 法拉利车队
2001 拉尔夫-舒马赫 威廉姆斯车队
2002 迈克尔-舒马赫 法拉利车队
2003 迈克尔-舒马赫 法拉利车队
2004 迈克尔-舒马赫 法拉利车队
2005 莱科宁 迈凯轮车队
2006 阿隆索 雷诺车队
2007 汉密尔顿 迈凯轮车队
2008 库比卡 宝马车队
2010 汉密尔顿 迈凯轮车队